invention investment fund – A Powerful Approach to Convert Innovations into Commercial Successes

近年来,知识产权基金作为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的新兴方式,备受关注。知识产权基金专注投资和运营知识产权资产,通过知识产权价值提升、许可、转让等方式获取收益。其中,以获取专利或可申请专利的发明为导向,通过投资和运作将专利商业化的专利投资基金(Patent-based Investment Funds,简称PBIFs)模式,被认为是助力原创技术实现产业化的有效途径。PBIFs通过连接发明人、投资者和市场需求三方,为早期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和熟化渠道,有望成为推进发明成果转化的新型机构。

PBIFs的运作模式连接技术供给端和需求端

专利投资基金的运作可划分为四个步骤:发起、选择、发展和退出。首先,PBIFs面向投资者筹集资金;其次,使用筹集资金从发明人处获得专利使用权;然后,对专利进行技术开发和熟化;最后,将成熟技术输出给市场需求方。这样一来,PBIFs通过获取专利使用权并进行技术孵化,将发明人的原创技术与资本市场和产业需求对接,实现创新的产业化。相比直接把专利卖给产业界,这种模式让发明人也能持续获利。

美国高智公司发明投资基金模式值得借鉴

美国高智公司旗下的发明投资基金就是典型的PBIFs。高智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,先后筹集了超过730亿美元用于购买和开发专利。在积累大量专利资产后,高智公司建立了发明投资基金、发明开发基金和发明科研基金。发明投资基金主要通过专利许可和诉讼获利;发明开发基金通过资助发明家研发和申请专利,再把专利进行商业化,如通过创业实现;发明科研基金则由公司内部实验室开展研发。可以看出,高智公司通过多只基金实现了专利运作和技术孵化双轮驱动,这种模式值得借鉴。

政策支持有利于我国PBIFs的蓬勃发展

2014年以来,在国家层面推动了一批地方性知识产权基金,这为PBIFs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当前,进一步发展PBIFs,选择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领域的核心发明作为投资标的,并提供资金和技术双重支持进行技术孵化,是非常必要的。同时,需要形成长期资金来源。一方面,可以学习国外成功模式,由政府引导设立主权基金并提供持续支持;另一方面,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入局。如果获得持续的资金和政策支持,我国PBIFs将快速成长,对连接技术供给端和需求端,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成果转化起到独特作用。

专利投资基金通过获取发明专利权并开展技术孵化,能够有效连接技术供给端和需求端,将原创技术转化为产业成果。在政策支持下,这一创新机制有望在我国快速发展,成为推进关键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