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ulti manager investment strategy – An alternative model for hedge fund investing

近年来,多经理投资策略在对冲基金中的应用日渐普及。多经理投资策略允许投资者通过投资多个基金经理组成的投资组合,实现资产配置的多元化。相比直接投资单一对冲基金,这种策略可以有效分散投资组合的风险,提高收益的稳定性。本文将深入探讨多经理投资策略的应用背景、运作模式、优劣势分析,以及当前发展情况,为投资者提供参考。

多经理投资策略起源于传统对冲基金FOF,逐步发展为新的运作模式

多经理投资策略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对冲基金FOF(基金中的基金)。当时投资者开始将资金投向多只对冲基金,以分散单一基金的风险。后来投资者发现,FOF母基金不仅需支付底层基金的管理费和业绩报酬,还需承担额外的FOF管理费,造成双重收费的问题。于是新的多经理投资账户模式出现,投资平台扮演资产管理角色,选聘多个对冲基金经理管理独立子账户,实现风险分散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。这种新的运作模式被称为多经理投资策略,逐渐取代了传统FOF在对冲基金中的地位。

运作模式灵活,有效控制投资风险

相比直接购买对冲基金,多经理投资策略可以实现更大的投资定制化。投资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子基金账户数量、投资策略组合、管理费率等,且每个子账户都由基金经理实时管理。子账户之间互相独立,避免了单一基金的流动性风险,也使投资组合的收益来源更加多元化。平台可以设置风险控制措施,当单个子账户亏损达到限定条件时平仓止损。这种高度的风险可控性是传统FOF难以做到的。

适合机构投资者的长期配置需求

从对冲基金持有者结构的变化来看,近年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流入增加显著。这类投资者对收益的长期稳定性有较高要求,同时也会考量投资的透明度和费用水平。多经理投资策略可以提供定制的费率水平,且账户模式提高了投资透明度。所以这种策略非常符合当前机构投资者的配置需求。已有的数据显示,多经理账户在对冲基金中的占比快速上升,正以FoHF式微的态势逐渐取而代之,成为新的主流投资模式。

国内私募FOF可借鉴其成功经验

从多经理投资策略在海外的成功发展经验来看,国内私募FOF也可以从中获益。一是注意控制层层收费问题,降低投资者的综合成本。二是提高投资透明度,转变为以账户而非产品为载体。三是强化风险隔离措施,提高收益的稳定性。如果能顺应行业发展趋势,实现由FOF到多经理账户的转型升级,国内FOF的发展前景也将更加广阔。

综上所述,多经理投资策略是在对冲基金配置中逐渐兴起的新模式,通过架构灵活的子账户结构,既实现了投资组合的多样化,又避免了FOF双重收费的问题,非常契合当前机构投资者的风险管理和收益稳定化的需求。这种策略已在海外获得长足发展,也为国内的FOF转型提供了宝贵借鉴。随着模式的不断优化,多经理投资策略有望成为对冲基金投资的新主流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