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银行TMT组工作解析 – 投资银行流量王的真实面

提到投资银行(investment banking),不少职场新人都梦想着能进入投行工作。然而投行组别繁杂,TMT组作为传统投行热门组别之一,备受关注。本文将解析投资银行TMT组的工作内容与特点,重点分析TMT组为何成为投行流量王,以及不同银行的TMT组实力对比,希望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投资银行TMT组工作的真实一面。

投行TMT组主要负责科技、传媒及电信行业客户的融资业务

投资银行TMT组全称为科技、传媒及电信组。顾名思义,TMT组主要为科技、传媒及电信行业的客户提供融资及并购类业务,包括股票发行、债券发行、并购交易等。具体来说,TMT组的主要工作包括:

1) 为科技公司IPO提供顾问服务,协助完成新股发行、上市;

2) 为媒体及电信企业提供债券融资服务,完成公司债、可转债等产品发行;

3) 为科技及传媒公司完成并购交易,就交易架构、定价、融资方案等提供专业建议。

从上可见,TMT组客户群主要集中在高科技、互联网、芯片、传媒及电信等新兴行业,这些行业同时也是资本市场上最为活跃的细分领域。因此,TMT组能够确保较高的项目配售能力及丰富的客户资源,成为投行业务流量的重要来源。

科技公司IPO热潮是TMT组成为“流量王”的重要原因

回顾历史,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泡沫时期,大量科技公司赶上市狂潮,让投行TMT组获得了丰厚的承销及顾问费收入。以1999年为例,全美IPO数量达到历史新高的547笔,其中有117笔来自科技公司。典型案例如Linux系统开发商VA Linux,IPO首日股价大涨733%。

进入21世纪,科技行业仍是资本市场的宠儿。尽管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破裂等风浪,今天微软、苹果、谷歌、脸书等科技巨头依然牢牢占据着市值榜前列。新兴科技公司的IPO仍然非常火热,成为TMT组稳定的项目来源。以2022年下半年为例,多家知名科技公司在美国成功上市,包括Mobileye、Instil Bio、Riskified等。

可以说,科技企业的旺盛融资需求,是TMT组长期位居投行业务流量前列的重要原因。科技行业高增长前景、充裕的资本环境,也预示着TMT项目配售能力在未来仍会保持良好态势。

除科技IPO外,TMT组业务范围已扩展至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

仅依靠新兴科技企业IPO是难以长期维持业务量的。实际上,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,TMT组的业务范围也在快速扩展。比如:

1) 传统制造业客户通过数字化转型进行产业升级,其中的软件或系统开发、芯片应用等环节,都需要TMT组提供专业支持。

2) 媒体及娱乐行业客户,在内容制作到用户体验等环节大量应用新技术,也需要TMT作为专业顾问。

3) 新基建(如5G网络、数据中心等)建设中涉及到的高科技及通信企业客户,同样是TMT组的业务对象。

可以说,TMT不再局限于纯粹的科技公司,而是通过为传统客户“掺入”科技因素进行业务拓展。这也使得TMT组的项目来源更加丰富多元、抗周期性风险的能力也得到提升。

高盛、MS和Qatalyst可谓投行TMT组实力Top强者

虽然TMT作为热门业务方向受到各大投行竞相追捧,但不同投行在TMT领域的实力确实存在差异。其中,高盛、摩根士丹利和Qatalyst可谓TMT业务的顶尖强者。

以高盛TMT为例,其项目数量和质量长期位居同业前列。2021年,高盛参与的标志性TMT交易包括微软收购Nuance、Square收购Afterpay等。高盛TMT的人才流动性也非常好,为银行家提供了良好的出口。

摩根士丹利TMT组在交易规模上占据优势。2021年,其就参与了Thoma Bravo以123亿美元收购Proofpoint的交易。Qatalyst则以硅谷客户资源见长,曾参与多笔知名科技公司被收购案。

综合来看,高盛、MS和Qatalyst可谓是TMT领域的佼佼者。加入这些银行的TMT组,无疑是提升项目经验、积累客户资源的最佳选择。当然,中小型投行的TMT实力也不容忽视,各有优势。

投资银行TMT组工作内容丰富,是许多职场新人梦寐以求的方向。其作为投行业务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,前景广阔。加入实力雄厚的TMT团队,无疑能够快速积累项目经验、拓展人脉资源。当然,不同银行TMT组实力存异,求职者还需要审慎评估。只有正确理解TMT工作的实际情况,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脱颖而出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