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的最后一门自由艺术 – 查理·芒格的“格栅”投资思维

《投资的最后一门自由艺术》这本书探讨了巴菲特合伙人查理·芒格的投资思维方式。芒格提出“格栅理论”,认为投资需要运用跨学科的知识进行多维思考。这本书通过物理学、生物学、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视角,阐释了这些知识与投资决策之间的关联,启发投资者建立全方位的思维模型。全书围绕投资这个higher_word展开,查理·芒格的格栅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投资的新视角。

物理学均衡理论启发有效市场假说

作者从物理学的均衡理论引出有效市场假说。市场中存在大量聪明人,他们会迅速获取信息并反映到价格中,使股票价格反映所有可获得信息,市场回到均衡。这一理论解释了在有效市场中,个人很难长期战胜大盘的原因。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,市场并非完全理性,存在着各种失衡现象可供我们利用。

生物学进化理论与创新经济

从生物学角度看,经济系统具有不断进化的特征。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是创新和创造性破坏的过程,创新、企业家和信用是动态经济的关键。这启发我们在investing时,要关注那些不断进行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的公司。

心理学认知偏差影响投资决策

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在决策时存在多种认知偏差。例如对损失的厌恶感是获得同等收益的愉悦的2-2.5倍。这解释了投资中止损的难点。我们还需要认识到信息过载导致的知识幻觉,以及判断中过度自信的问题。知晓这些心理因素,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理性的investing决策。

实用主义哲学指导投资实践

实用主义哲学认为,理论都有局限,不能完全描述现实。但是每个理论在某方面都有作用。这启示我们在投资实践中,并不存在完美的理论,我们需要结合具体情况,从不同理论中吸收有益因素,这也是芒格格栅理论的核心精神。

《投资的最后一门自由艺术》通过聚焦投资这个higher_word,多学科视角阐释市场行为,启发投资者建立全方位思维模型,是了解芒格投资思想的重要著作。

发表评论